庄不周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,汉道天下,庄不周,大米饭小说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其他诸县怎么了?”荀彧不解地看着荀攸。“天子困窘,取诸县存粮救急,岂不是理所当然之事?董卓死后,河东这几年没有大的战事,诸县多少应该有些存粮。”
荀攸苦笑着摇头。“天下州郡,有几个心里还有朝廷?安邑郡仓中一粒粮分也没有,安邑县仓也好不到哪儿去。也不知道司徒、司空有没有筹集到粮食,若是卫尉攻击受阻,太尉掌兵怕是又要受影响。”
“太尉掌兵?”荀彧心中一动,语气变得有些迫切。
荀攸看了荀彧一眼,眼中的无奈更重。
“叔父,你不要高兴太早。司徒掌民或许有机会,太尉掌兵却难之又难。你也看到了,天子披坚执锐,欲做马上皇帝,岂能由太尉分权?”
荀彧点点头,却不像荀攸那么悲观。“就算是马上皇帝,征战不过十余载而已。司徒治民却是长久的事业,陈仲举、李元礼前仆后继,争的不就是这个机会?公达,你不能为眼前所惑,忘了长远之计。”
荀攸不以为然。“叔父,天子年少,只怕征战之心一起,穷兵黩武,难免重蹈秦皇汉武覆辙。”
荀彧抚着颌下短须,眼神闪烁。
“公达,你将入仕以来经过,详细说与我听。”
荀攸早有准备,示意荀彧不要急,他们有的是时间。
天子让他安置荀彧,本来就是这个目的。
洗漱完毕,两人上了床,拥被而卧,抵足而语。
荀攸讲了天子中兴大汉的志向,讲了贾诩和西凉人的野心,讲了司徒赵温、卫尉士孙瑞等人重新掌权的希望,也讲了天子命杨修辅佐杨定,安排儒生为军中教师的举措,更讲了天子有意将匈奴人逐出边塞的计划。
荀彧静静地听着,眉头越皱越紧。
天子有志向是好事,公卿大臣想掌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——他们为此已经和外戚、宦官争斗了上百年,甚至西凉人想争取话语权也是好事——他们想立功自效,总比肆无忌惮的杀戮好。
但这么多想法纠结到一起,却不见得是好事。
最不利的就是天子可能和武人结盟,将文官变成刀笔吏一般的附庸。
这可不是儒门希望的王道。
天子倚重杨奉的做法也令人担忧。
这表明天子针对河东大族的举措绝非一时权宜之计,反倒有可能是一次预演。
抑制兼并不是坏事,但操之过急,却往往是祸乱之本。
“公达,你辅佐天子作战,不要有太多顾虑。”荀彧考虑了很久后,做出了决定。“天子既然让我去见司徒,想来也是有所顾虑,希望能有万全之计。当此之时,你我当与天子一心,共克时艰,切不可意气用事,因噎而废食。”
荀攸点头答应。
荀彧先弃袁绍而就曹操,如今又弃曹操而就天子,说明袁绍、曹操都不是理想的君主。相比之下,天子年少,理政日浅,还有辅正的机会。
——
第二天一早,荀彧就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。
他翻身一看,荀攸已经不见了。
他坐了起来,才发觉浑身酸痛。一路赶来,车马颠簸,他疲乏得很。在路上还不觉得,睡了一夜,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累。
但他还是坚持着起身,先在帐内做了几个导引,稍减疲乏,这才穿上外衣,出了大帐。
面前一片热闹。
天子正在练刀,做他对手的是一个年轻虎贲,在一旁指导的是一个中年武者。
天子对中年武者很礼敬,执弟子礼,言听计从。
荀彧不禁多看了一眼,依稀记起这人好像是洛阳有名的剑客王越,当年在洛阳时曾见过。王越在游侠、剑客中颇为知名,何颙、许攸都对他的剑术很是推崇,曾将他推荐给袁绍。
但袁绍没当回事。
没想到王越如今成了天子的剑术师傅。
荀彧不由得摇了摇头。
从朝堂上的权力,到一个剑客,天子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袁绍曾经唾手可得的,但袁绍不是主动放弃了,就是错过了。
这或许就是天意。
“叔父,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?”荀攸赶了过来。“是不是被吵醒了?天子担心你睡不好,还特地关照大家小声点,平时更热闹呢。”
荀彧心中一暖。“天子每日都早起习武?”
“乱世之中,习武防身,亦是人之常情。难得的是天子自律甚严,日日练习,绝无松懈之意。”荀攸笑道:“他能一刀砍下李傕的首级,便是苦练的成果。”
“比你如何?”荀彧问道。
“眼下还不如我,但他悟性极高,又肯吃苦,超过我是指日可待的事。”
“既有王越为师,何不劝天子练剑?刀为霸道,剑才是君子之器。”
荀攸无声而笑。“叔父不妨进谏,看看天子如何应对。”
荀彧瞅瞅荀攸,没有再说什么,整理了一下衣服,向天子走去。
见荀彧走了过来,刘协收起手中长刀,倒持手中,含笑说道:“抱歉,吵醒荀君了。”
荀彧笑笑。“惊动臣的不是陛下练武的声音,而是陛下的霸道。刀者到也,宛如虎啸生风,暴戾有余,温婉不足。不如剑,宛如蛟龙兴雨,云蒸而霞生,蔚为壮观。”
大道之行
刘协含笑问道:“荀君也习剑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